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COVID-19疫苗接種政策相關作業調整更新

  • 發布單位:縣立蔦松藝術高中
  • 資料來源:縣立蔦松藝術高中
  • 聯絡人:王盈程

主旨:有關國內COVID-19疫苗接種政策相關作業調整更新,詳如

說明段,請貴局配合並協請轄內合約醫療院所依循辦理,

請查照。

說明:考量國內外疫情風險、國內疫苗供應現況及參酌各國疫苗

接種政策,並依據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

組(ACIP)於本(111)年3月24日第2次臨時會議決議事項,本

中心調整國內COVID-19疫苗接種措施及期程如下:

一、12至17歲青少年Moderna COVID-19疫苗接種建議

(一)自即日起同意Moderna COVID-19疫苗用於滿12至17歲青

少年族群之基礎劑及基礎加強劑接種;不同廠牌之mRNA

COVID-19疫苗可交替使用。

(二)依中文說明書核准劑量與接種時程,建議免疫功能正常

對象接種兩劑,並建議免疫功能不全對象接種包括基礎

加強劑在內之三劑,每劑0.5ml (100mcg)。根據國外研

究及監測數據顯示,延長各劑接種間隔可降低心肌炎發

生比率,且不影響抗體及細胞性免疫,爰建議第一劑與

第二劑間隔至少12週(84天),基礎加強劑與最後一劑基

礎劑間隔至少4週(28天)。

(三)基於國際間監測青少年接種mRNA疫苗後心肌炎或心包膜

炎之通報情形顯示,青少年族群接種Moderna疫苗後,心

肌炎/心包膜炎之發生率高於其他年齡層,也較接種BNT

疫苗者高且接種第二劑後發生比率高,爰接種前請提供

家長及青少年相關資訊,以充分評估接種效益後接種。

(四)接種前需充分告知接種Moderna COVID-19疫苗之保護效

益、可能產生之副作用(含心肌炎/心包膜炎發生風險)及

接種後應注意事項,並取得家長同意,經醫師評估後始

得接種。

(五)依據mRNA 疫苗臨床試驗及上市後監測資料,接種疫苗曾

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和心包膜炎病例,且較常發生在接

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。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發生

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,例如:胸痛、胸口壓迫

感或不適症狀、心悸(心跳不規則、跳拍或顫動)、暈厥

(昏厥)、呼吸急促、運動耐受不良(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

喘、沒有力氣爬樓梯)等症狀,請務必立即就醫,並告知

醫師相關症狀、症狀發生時間、疫苗接種時間,以做為

診斷參考。

二、COVID-19疫苗與其他疫苗之接種間隔

(一)考量接種實務調整,自本年4月6日起COVID-19疫苗與其

他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手臂接種,亦可間隔任何時間接

種,以利接種後反應之判別。

(二)接種前應充分告知民眾,不同疫苗接種後可能產生的不

良反應症狀及可能發生與持續的時間,以及接種後應注

意事項。

三、對於民眾於國內外接種世界衛生組織(WHO)緊急使用清單

(EUL)之COVID-19疫苗或參與國內製造經緊急授權使用疫苗

臨床試驗者,於國內實施追加劑政策(111年1月7日)前,

具有國內外之COVID-19疫苗接種紀錄3劑(含)以上者,最後

一劑已超過12週以上,自即日起同意可經醫師評估後再提

供1劑追加劑接種。於國內實施追加劑政策(111年1月7日)

後,完成過去國內外接種疫苗紀錄補登3劑(含)以上者,最

後一劑為國內111年1月7日後接種且與前一劑間隔達12週

者,則該劑次視為追加劑,不另提供追加劑接種,並應修

正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(NIIS)之紀錄。

正本:地方政府衛生局

副本:教育部、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、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、法務部矯正署

65